善用教材,从教材中发掘作文教学资源

杂谈 2019-8-10 1253

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既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宝库,也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教学资源的宝库。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发现,于教材中发掘可供我们利用的写作教学资源,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听了济南历城区港沟中学李霞老师的作文课《学习抒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我们且看她在这堂课中怎样运用课文范例,教学生写作的。

一、认识抒情

要想学写抒情,必先知道什么是抒情。抒情就是抒发我们心中的情感,抒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教师这样说,学生未必真正明白。于是,便出示课文范例。

1、“冤死了第三只猫,这是我最大的心痛——这是《猫》;

2、渴慕《山海经》而不得,我实在有点小失落——这是《阿长与山海经》;

3、故乡召唤我却回不去,我的乡愁无法抑制——这是《土地的誓言》

例句摆出来,学生自然明白,不需老师过多讲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写抒情

(一)第二环节,任务一“用一句话写情”,教师再次出示例句让学生探寻规律,发现抒情的密码。

 1、冤死了第三只猫,这是我最大的心痛。

2、渴慕《山海经》而不得,我实在有点小失落。

3、故乡召唤我却回不去,我的乡愁无法抑制。

即运用 “人事物+情感”的格式。有了这密码,学生写作就容易多了。

(二)任务二“一段话写情”,出示案例《猫》片段。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学生思考:这段文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教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段话有强调、有抒情的层次,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强化抒情。这都属于直接抒情。

师生总结这段文字在抒情方面的特点:首先,它运用记叙交代了情感产生的原因,然后用一句话直接抒情,接着进一步分析情感产生的原因,然后更深层次的抒情。仿照这样的方式用一段话来写一写自己的烦恼。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心中明晰,再写便有据可依。

(三)任务三是“学习间接抒情”,出示案例《土地的誓言》片段。

“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土地的誓言》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阿长与山海经》

学生分析以上语句这些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学生明白间接抒情就是寄情于景,寄情于物,寄情于事。然后用间接抒情方式写自己的烦恼。

就这样,由直接抒情到间接抒情,有一句话抒情到一段文字抒情,写作难度不断增加,而学生却写得有声有色,很是精彩,因为有文可依,有型可仿。这些例文,没有跳出我们的教材去,都是学生很熟悉的课文,学生容易接受,模仿起来顺手,便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我曾经上过写作课《抓住人物特点来写》, 那节课,我为学生呈现了几例课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段。其中《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中的片段,学生认识到写人物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按一定的次序写;从《芦花荡》中老头子的外貌描写,学生体会到写眼睛的秘诀,然后学生仿着写,写起了很带劲。

江苏的徐华老师在《从鲁迅作品文题学作文拟题》中谈到,他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题目中体会到作文的拟题应具有提示性,教学生拟题《与众不同的我》。他感受到《藤野先生》题目具有真实情感,教学生拟题《岁月如歌》。我深有启发,这也是对课文资源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还有,语文教材课后题经常有改写课文、改编课本剧、扩写课文等一类的要求,让学生在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运用,提高写作能力。这也是对课本资源的一种有效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可见,从课文中寻找可供利用的作文教学资源,是语文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智慧。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极好资源。教师要有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善于发现发掘,积极利用。不必舍近求远,最宝贵的资源就在我们最近的地方,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数据源:白书贞(1+1教育网)


在这,不坑老师有更好的东西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