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5 短文两篇》导学案

语文教案 2019-4-3 522

25、短文两篇
【预习案】
一、材料链接
1、作品简介
关于《山海经》
《山海经》,共18篇,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关于《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文体常识
关于神话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预习自测
第 一 课 时 夸父逐日
1、文学常识填空
《夸父逐日》选自《 》,“逐日”是 的意思。“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 。
2、解释下列划线字:
逐走( ) 饮于河( ) 未至( )
道渴而死( ) 弃其杖( ) 化为邓林( )
3、根据以上提示,翻译课文内容。
4、 其他遗留问题记录。
【探究案】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3、通过阅读,我看到了一个 的夸父。
4、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5、【拓展延伸】 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 父 》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
6、学习总结
预习自测
第 二 课 时 共工怒触不周山
1、文学常识填空
《共工触怒不周山》选自 ,是西汉淮南王 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2、解释划线字词
昔者( )怒而触不周山( ) 地维绝( )( )
故日月星辰移焉( )( ) 地不满东南( )
故水潦尘埃归焉( )( ) 天柱折( )
3、翻译重点语句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4、其他遗留问题记录。
【探究案】
1、《共工怒触不周山》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你如何看待文中的解释?
2、在你心目中,共工是个怎样的人?
3、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4、学习总结
26、猫
【预习案】
一、材料链接
1、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写作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二、预习自测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
诅骂( )怅然( )怂恿( )( )蜷伏( )一缕( )
2、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
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3、本文选自 ,作者 ,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4、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来历外形性情态度结局感情变化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5、其他遗留问题记录。
【探究案】
1、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说说第三只猫御前两只猫的区别,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2、第二只猫丢失以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3、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了,“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4、作者对自己的过错深深忏悔,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人生启示?
5、 从这只猫的不幸遭

遇看,我们可以从猫的身上汲取什么教训?
6、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误解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没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的误会?
7、学习总结

在这,不坑老师有更好的东西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