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励志的名篇散文

语文资源 2019-3-24 485

  那些名家青春散文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找来看看的,那么名家青春励志散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名家青春励志散文:学会不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作者:木子玲

  周六坐地铁,旁边的一个女生一直在打电话,整个车厢里都是她哽咽的声音。她说自己孤身一人在异乡漂泊,举目无亲,找工作也屡屡碰壁,觉得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云云。

  我到站时看了下表,三十五分钟,她哭诉了整整三十五分钟,直到我到站离去,她仍然在继续。我在想:这女生的运气真够好的,也不知道电话那头是谁,怎么会耐着性子忍受她如此之久的摧残?

  在你看来,世界上只有你活得最辛苦,遭遇最惨。等再过几年,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靠近一看,每个人都是遍体鳞伤。可是,他们仍旧带着笑容,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那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变得强大,能坦然接受生活的考验。那些考验是前进的另一种形式,可以教会你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如何让自己免于受伤。

  在公众场合,你毫无顾忌地将伤疤揭开示人,强行让周围的人倾听你的哭诉。先抛开别人对你的看法不说,你不远万里来到这儿,难道就是为了跟家人汇报你怎么受苦的吗?除了受苦就再没有其他收获了吗?当然不是,你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实现心中的梦想才来的。

  你在选择离家之前就该想到,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金砖铺地,你的开始,很可能会是悲惨或者痛苦的;从你准备出来闯荡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充满竞争的世界是残酷的,你只有去承受,去隐忍,去坚强,才能逼自己适应所有的一切。

  是的,你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要学会面对生活的艰辛。

  其实,让我们迷茫或痛苦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心境。你可以试着换个角度看那些痛苦:你若将它看得很重,它便会时刻纠缠你,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你若将它看得很轻很淡,它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对你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影响。

  人上了年纪通常就变得唠叨起来,会反反复复提及以往日子里发生的琐事,唠叨的次数越多,记忆就会越深刻,仿佛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至于将过往的人和事忘掉。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不停地强调漂泊在外的艰难,只会加重你的痛苦。

  人只有心境发生改变,看待事物的眼光才会改变。只有转换角度,视野才能真正开阔起来。人生在世,谁没有艰难的时候?你现在吃的苦,别人也吃过;你现在流的眼泪,别人也流过。所以你不必将自己的脆弱展示出来。

  初入社会,迷茫是少不了的。现在的你认为这个世界很不公平,认为别人的生活都比你舒适。你独自一人身处陌生的城市,总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尤其是当你看到别人和好友挽着胳膊从你身边经过的时候,你心中充满了嫉妒——他们面带微笑,好像从来都没有烦恼过。当别人津津乐道于工作的乐趣时,你又会投去羡慕的眼光,好像他们从来不为找工作发愁。再看看你要好的大学同学,她虽然远嫁他乡,可过得幸福甜蜜,你又忍不住感叹:真幸运啊,她怎么就嫁了个这么优秀的男人!

  其实,他们能过得这般快活,并不是因为他们比你幸运,而是因为早在你之前,他们就经历了你现在所感受到的一切,他们有过艰辛,有过痛苦,只是咬着牙挺了过来,才有了今天的快乐与幸福。

  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苦恼,就像叔本华说过的那样:“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

  如果你继续这么颓废下去,试图将所有的辛酸挫折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你真要永远孤独下去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你越是沉浸在痛苦里自伤自怜,就越是无法找到突破口。

  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我们都希望身边的人能分担自己的烦恼,为自己带来快乐,如果你不能给别人带来快乐,至少也别给人家增添烦恼吧。倘若你用心去观察,就不难发现,成熟的人不过是会以一种妥当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负面情感,使之不会影响到其他人而已。

  在岁月面前,每个人都是弱者;在生活的磨砺下,每个人都有伤疤。每个人都会有痛苦或迷茫,但这痛,是生命赐给我们的礼物,痛过之后,才会更加珍惜快乐与幸福。

  感谢那些伤疤,感谢那些坎坷,是它们教会了你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但愿所有的负担都变成礼物,所受的苦都能照亮未来的路。

  名家青春励志散文:孩子,你是在花我的钱

  作者:玉泉

  有一年过节放长假的时候,我在国内临时决定坐火车回家。运气还不错,碰巧买到了最后一张软席票。一进候车室,我以为是走错了地方。站着坐着的都是学生模样的人。我不是说软席非得什么什么人坐。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坐,就是当学生的应该少坐或不坐。因为是学生,因为学生还在花父母的钱,所以就应该采用最节约的方式去旅行。起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人们大多数都是这么想的,也都是这么做的。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这么想,我有点不明白。

  在西北旅行的时候,看到很多村子的墙上写着:再穷不能穷了孩子。这是指教育,我同意。但在现在的中国,我还要再加一句话:再富不能富了孩子。

  在欧洲火车的软席车厢里,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即使是在圣诞节,车厢过道都挤满人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省钱,专门乘坐多次转车,站站都停的慢车。他们的父母们也赞成这样的做法。

  我们早已习惯了用金钱度量一切。但恰恰是父母的爱,在很多时候和金钱没有关系。

  在德国有一个传统,一个人过了18岁生日以后,要独自出门旅行一次。要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并且在外面尽可能待很长的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自生存的本领。有句话把这样的旅行概括得很形象: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

  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冒险。多少年以后,每个德国成年人都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向自己的女朋友、向自己的孩子讲述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故事,花了如何少的钱,走了如何多的路,受到了什么人的帮助,受了什么人的欺骗。这是可以一生一世讲述的故事,也是可以在家族里世代相传的传奇。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没几天就往回走,这将成为他和他父母终身的耻辱。

  我认识一个汉堡的有钱人,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因为从他父亲辈起,已经不再需要靠工作赚钱了,他家的钱在帮他们赚钱。他18岁那年揣着父亲给他的旅游费出门去游欧洲。他每天可以支配的钱相当于现在的2.5欧元,人民币约25元。即使在那个时代,这也是很少的一个数目。百万富翁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在外面至少旅行一个月再回家。他在外面旅行了整整40天。有几天,他就吃黑面包,喝自来水。他睡过青年旅馆,睡过人家的客厅、马槽,也在外面露宿过。在他回家以后,家里为他举行了一个大派对。鲜花,香槟和最昂贵的食品铺天盖地。

  他感慨地想,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桌上任何一杯香槟的钱,就足以让他饱餐一顿了。他把他的感慨告诉了父亲,当然有点谴责的意思。父亲回答说,孩子,我是在花我自己的钱。而你花的是我的钱。他说,那一瞬间,他明白父亲已经把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赠送给了他。他的父亲让他明白,一个过了18岁的成人,从父母手里得到的钱就像是礼物,不论多少,只应该心存感激,一分钱掰成两半去享用。

  名家青春励志散文:回首,岁月淌过一条青春的河

  作者:一剑逍遥

  岁月是一条河,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暴风疾雨,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坚强走过。谁能告诉我理想是什么?青春请别沉默,我能付岀的已只有这么多,看年华像树叶凋落,唱一首老去的歌,把记忆中的岁月抚摸。

  小时候,农村的小学都很简陋,教室破落,课桌椅基本上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就那样的环境,我们没有埋怨,照样开心的上课。上课前还会先唱首歌,唱雷锋,唱共产党,唱社会主义……唱憧憬未来的歌。

  光华荏苒,一晃多少年过去。回首,那歌已停歇,那岁月流逝,那青春远去,不知不觉理想的棱角也渐渐磨平了。但我不能忘记小学六年搬了五次校舍,每一学期的教室就在不同的民房里转场,直到高小五六年级才有了固定的校舍。也不能忘记老师教我们唱的歌,唱着农村孩子对社会主义的美好寄托。那时的我们从来没有为自已是农村人而感到自卑,也不会因贫穷而堕落,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秋后田间的草垛,堆积了我们童年多少的快乐。同年的你们是否还会争先恐后的要第一个冲上草垛去炸碉堡,忘情大喊着:“祖国人民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后上的也不示弱,脖子上蹦岀一条条青筋的吼叫:“向我开炮!向我开炮!”每次想起这些,我真的会流泪,那是多么纯净的心,多么纯真的年代啊!而且我相信,如果真有那些事,我的童年伙伴们也会真的那么做。当许多年后重遇这些伙伴们,他们都成了农民工,常年在外面打工,而他们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孩子们再也没有我们当年的快乐,他们感到了孤独与寂寞,独守社会里一个僻远的角落,甚至忘却了希望。

  每年新学期的开学都在九月,那是入秋的时候。身边的童年伙伴一个个相继退学,就像窗后的树叶一片片凋落,日渐稀少。初三学期同桌的你就再也没有来过,你跟随早秋的落叶去南方打工了。你走了,留下课桌上一道中分线,带走一首尚未唱完的校园之歌。上课铃响,老师走上讲台讲课,而我在折纸飞机,我相信纸飞机会在梦里飞到你那里。想念你涟漪的微笑,想念你清纯的酒窝,想念你甜美的笑声,想念从小读得大的同桌。很想唱,同桌的你;也很想说,你在他乡还好吗?但我知道,你不是很好,生活总是艰难的,只有初中文化的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每升一级学校,总有对新鲜的猎奇,又有对旧识的怀念。青春的河不会停留,它会一直流淌。告别了旧同学,又认识了新同学,同桌的你也不知换了多少个。我想,人生的过程大概就是这样吧!不断的有人离去,也不断的有人加入进来。十六年的读书时光,有些事已经忘记,有些人仍将记得,青春慢慢变成记忆里一些模糊笼统的印象。有人说毕业是美丽的,难忘的;但我的学姐告诉我,毕业是生活的开始,是磨去青春棱刺的开始。是的,毕业时,同学们豪言壮语激起的氛围很浓,但几年后的聚会明显冷清了许多,甚至有一种伤感。没有哪位同学愿意谈理想,更多的人喜欢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但是,没有人愿意回答。农民家庭要供养一位大学生,这里面需要多少付岀,外人也许很难理解,但大学生自已是深知父母的艰难的,当这些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面对赤裸裸的生活而又无能为力时,大多有一种负罪感。

  未来很远,看不到有青春可以停泊的地方;社会冷漠,每一个遇到的都是陌生人,青春无处诉说。走岀学校后,我们像民工一样四处流浪、漂泊。每一个怀揣着理想的年青人,都想在社会里实现自已的价值,但是,现实并不能给予我们什么,青春却要为生活而奔波,这时,只有寂寞陪着我们在不同的城市里穿梭。当想念故乡,想念亲人,想念朋友的时候,也许一支香烟,或一杯啤酒,就是最好思念解药。

  走过一座又一座城市,走过春秋,走过冬夏,一阵花开,一阵花落,匆匆的脚步穿过钢筋水泥浇筑的建筑群。街头,挤满了行人;路口,拥塞着车流;红绿灯指挥着行人与车流,落叶却兀自飘过,人类的规则管不住岁月的行进。我不记得我是第几次在城市里看叶落了,我只知道青春伴随着落叶流逝。城市真的太大了,也许城市的外来人在城市工作了一辈子,也只走遍了城市很小的一个角落,仅仅是触碰了一点边缘。行走城市,旁看城市繁华,就像一场豪华梦,看着大呼过瘾,醒来什么都是空的。在城市,我见过研究生砌砖头,也见过做小姐的大学生,这些,在繁华的城市表面毫不起眼,但是,这却是真实的。

  常常等不到城市的夜幕拉开,那场争论就已经开始。几十年前的那场文化大革命,牵动多少人的心和灵魂。说文革、讲知青,有人痛哭流涕、申冤诉苦;也有人无怨无悔、至死不渝。历史从来不属于个人,当年,农民盼望知识青年帮他们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但一些知青却在控诉在农村吃的苦难,大造伤痕文学。当你大诉农村受苦、大摆不公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农民世代为农难道就是公平?你有苦,你可以写伤痕文学,但这些农民呢,他们的苦难又该向谁说?

  经常听有些专家讲,现在的年青人不知怎么了,居然还正面看待文革。那是因为专家脱离了群众,根本就不知道群众生活的现状,根本就不懂群众需要什么。早就厌倦了那些伤痕文学,历史还有一个比知青下乡更大的群体____农民工。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绝对主力军,他们从六七十岁的老头到十多岁的童子军,从农民工一代到二代、三代,这些,知青又怎么能比得了。有人说农民工为改革开放作岀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有谁会说农民工得到了相应的利益?没有。

  无论是知青下乡,还是农民工进城,在遥远的岁月中都将只是一个小斑点。岁月流长,春夏秋冬可以周而复始,但人的青春去了就没了。时光走到秋天,青春走到令人彷徨的中青年。立秋中看天远,人是很容易伤感的。秋天对于果实来说,是收获,是生命的一种圆满。然而秋天对于落叶而言,却是结束,是生命的一种终结。在同一个秋,既能看到一种生命的成熟,又能看到一种生命的枯萎,内心是极度的纠结。一边是秋天带着丰硕的果实敬献岁月,一边是我们带着落寞的年华祭奠青春,青春就像一次叶落。

  遥望未来,岁月正淌过一条青春的小河。童年的你,同桌的你,青春的你,正渐渐远去。回首,青春的碎片在阳光下散落,捡一片落叶,嗅着枯干叶脉里残存的丁点青春味道,学着在记忆里抚慰岁月。

在这,不坑老师有更好的东西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