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学语文轻轻松松识汉字|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4-1 429

如何使幼儿园出来的天真活泼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也能开开心心地学语文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吴立岗和吴忠豪两位老师共同设计了“听说起步,阅读识字”为特征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案,构建了以孩子“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模式。从2000年开始,这种新型的小学语文改革方案在上海市及浙江、江苏8所学校进行小范围的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该课题依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来组织一年级语文教学。孩子在语文课上,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故事,然后每个孩子自己学着讲故事,听懂会讲之后,老师再带着孩子读故事,在读故事的时候认识汉字。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在语文课上兴趣盎然地学会了40多个故事,并且将自己讲的故事认认真真地用录音机录下来。结果,每个孩子都灌制了一盘《××讲故事》的录音带,虽然稚嫩,但孩子们充满成功感;每个孩子认识汉字不少于450个,会写180个,识字最多的学生达到1700个。

儿童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4-9岁。在这一关键期内,花上两年至三年的集中主要精力来攻克汉字,必定会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听说起步,阅读识字”教学法,妥善地解决了低年级孩子“学汉字”和“学语言”这一对矛盾。课堂中学生听、说、读等语言活动时间占了语课全部时间的60%以上。也就是说,每一节语言课有一多半时间是学生在进行听话、说话和朗读练习。采用“听说起步”的方法,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就可以不受识字量的制约。课题组编写的实验(补充)教材将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文总量增加到48篇,字数将近一万,相当于原来教材字数的10多倍。不仅有效地丰富了儿童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孩子思维的发展。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花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多了,是否会影响识字速度和质量呢?实验根据人的记忆规律,采用“阅读识字”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阅读识字”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反复多次认读汉字,通过一段时间多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逐渐化“生”为“熟”,慢慢熟悉一个个汉字,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强化刺激,最终达到识字的目的。实践证明,“阅读识字”可以有效避开最高遗忘期,符合人的记忆规律,是一种轻松有效地识字教学法。这样,既加快了识字的速度,又减少了教学时间,真正达到了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目的。

由于家庭环境、学前教育等因素,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据我们开学初对6所学校入学儿童识字量的测试,识字最少的不到5个,最多的超过1000个,20%的学生识字量超过200个。“阅读识字”的方法十分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根据学生的识字实际,实验只规定最低识字量:认识汉字不少于450个,其中会写的不少于180个。而教材汉字量达到近1000个。这就为一部分识字较多、“识”有余力的学生留有相当充分的空间。实验证明,由于学生识字处于一种比较宽松、自由度相对充分的氛围中,加上教师对识字量较多的学生不断加以鼓励和表扬,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实验对汉语拼音的教学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采用“化整为零,分散难点,注重拼读,边学边用”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语文课30分钟用于学故事识汉字,留出10分钟分散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放在课开始或结束前10分钟。实验教材的课文采用全注音方法,学生边学拼音,边在阅读课文时练习拼读,拼读练习的实践机会增加,激发了学拼音的兴趣。拼音教学12周完成。实验班教学拼音的总课时数约25课时,整整减少了一半以上,而学生拼读能力、熟练程度和对照班学生基本相等。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验,初步证明这种全新的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思路能有效地激发起儿童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能力明显提高。武宁路小学的陆宇福校长深有感慨地说:“我教了30多年小学,当了10多年的校长,第一次发现学生真的喜欢上语文了。”

在这,不坑老师有更好的东西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