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一)|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1694

  无论是采用何种体例、受何种理论制约而编就的小学语文教材,都会将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视作十分重要的文本资源。它们总会成为各种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文本群落。就目前中国的各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儿童文学的优势配置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是合理的。

  一、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群落的合理性

  为什么儿童文学会成为——或者说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文本群落,可能还要从儿童文学的出现说起。

  儿童文学古而有之。人类很久以前就有了儿歌与童谣——只要是人类在繁衍后代、养育后代,就自然会有儿歌与童谣的诞生。因为儿童需要这些儿歌与童谣陪伴他们的童年,它们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可以让他们安然入睡,可以打发他们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不光做不了什么事情,还会无止境地纠缠大人的空闲,使无法消耗掉的精力不至于造成破坏力。但,这些儿歌和童谣,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它们只是一种下意识的民间创作而已。

  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出现,其实离我们并不十分遥远。它是启蒙思想的产物。儿童文学是在儿童的发现之后发生的。这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篇章。它意味着人类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此之前,儿童虽然一直作为客观存在而存在着,但他们始终是被忽略的,是不被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的。他们是“娃”,是“小鬼”,是“小崽子”。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儿童与成人的平等地位始终未得到理性的认可,而另一方面,儿童的特殊性也完全未被成人注意到。这个以成人为中心的世界,既没有将他们当成真正的人来看待,又没有将他们看成是与成年人不一样的人。这些未长成大人的小人,其实有他们特有的认知方式,有他们别具一格的心理世界,有他们与生俱来的独有天性,而所有这些天性,我们本应注意到,并应加以尊重。

  随着人类思想进程的推进,也随着现代科学、现代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人类终于发现了儿童。于是,由有名有姓的作者为儿童创作出的——特地为儿童创作的儿童文学便出现了。儿童文学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当语文教材开始吸纳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它的文本时,可以说这也是语文教材发现儿童的历史性进步,是语文史上的重要一章。小学语文教材大量选用儿童文学作品,是对语文的接受对象——儿童之人权的承认与尊重。

  这是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群落的合理性之一。

  合理性之二:作为语文教材的文本,儿童文学的语言非常适切——适合、适当、切合、贴切。

  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在从事儿童文学作品的写作时,他将会由始至终地考虑到作品阅读对象的认知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与一个成年人的不同。儿童文学一样追求思想的深刻,但它会回避艰深;一样会用力刻画一个丰富的人物形象,但它会回避过于纷繁复杂的人格;一样会追求形式上的创新,但一定会以儿童能够顺畅阅读并不会厌烦为前提。与成人文学相比,它还要在不歪曲现实生活的前提下,对生活要进行必要的筛选,甚至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遮蔽,比如性、暴力等。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世界,相对而言,要单纯,要有更多的善,更多的美。因为,他们还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向上的、光明的、纯净的元素。如果像成人文学,毫无顾忌地将存在的全部真实,包括恶、丑陋、恶心、下流等,展示给一个儿童,这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无法指望阅读了如此作品的孩子会有正常而健康的人格形成。除了以上所说的种种取舍、顾忌、禁忌之外,便是它用以叙述与描写的语言,必须是有所考究的。它的语言甚至是特定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家将用以儿童文学写作的语言,称之为“浅语”。很显然,语言有深与浅之区分。所谓浅语,就是不能出现过于深奥和偏冷的词汇,不宜组织蜿蜒环绕的长句,不应有与喻体之间距离过大、很难被联想的比喻,等等。随着“分级阅读”意识的形成与巩固,儿童文学的年龄分段越来越明确,儿童文学被分为低幼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等等板块,而且还有更仔细的分级。分级的过程,除了考量内容的深浅,便是考量词汇选择和语句的深浅与繁简。儿童文学在这方面的考量,无意中暗合了语文教材在词汇方面的种种要求与规定。在所有的门类中,儿童文学无疑是最适合也是最容易被语文教材挑选的门类。无论是从人文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儿童文学作品几乎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天然文本。

  合理性之三:有助于培养和维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就对各门学科的兴趣而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对其他学科的兴趣相比,大概远不及我们想象的那么领先。事实上,今天的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可能还低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由于对语文学科的普遍不重视,加之图像如洪水一般席卷少年儿童的世界,对文字世界的疏离,已然成为事实。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了许多孩子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淡漠乃至丧失,在如此令人尴尬的语境中,我们再来看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语文教材的优势文本配置,其合理性便不言而喻了。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哪一种门类的文本比儿童文学更具吸引力。造成吸引力的道理其实十分简单:儿童文学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儿童文学是为他们定制的。它对于孩子而言,也许更具亲和力。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不时地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先将他们的心拴住,逐步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让他们喜欢上教材中其他各种门类的文本。其实,我们也许注意到了,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其他门类的文本,也往往是具有童趣、童真的特性。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童趣、童真之品质,大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童趣、童真会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他们的境界,于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他们的语文学习。

  二、儿童文学的宗旨与语文教育目的高度契合

  何为儿童文学?或者说,儿童文学为何?我认为: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们现在来看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两

  者之间,在目的性上的高度契合,不言而喻。当然,两者可能在某些方面,目的性的强弱可能会有所区别,比如审美,在儿童文学这里会被特别关注,而在语文教育那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许更为重要。

  那么,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究竟包含了一些什么内容呢?也就是说,它大致上都有一些什么维度呢?

  (一)正当、正确的道义观

  儿童文学也好,语文教育也好,在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人要有道义,人类社会得以正常运转,必有道义作支持。而文学具有培养人之道义的得天独厚的功能——当初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形式,之所以被人类选择,正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在对人性的改造与净化方面,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作为儿童文学,必有着更加明确的担当:它要通过文学的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正当、正确的道义观。这是一些最基本的道义观,并不复杂:无私、真挚、同情弱小、忠诚、诚实、向善、疾恶如仇,等等。事实上,所有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都是对这些基本道义观的张扬。当然,它与道德说教毫无关系。在这里,道义并非点缀,也绝非是附加的主题,而是整个儿童文学的基石——这基石深埋于语言文字的地表,并不裸露、直白示人。而语文教材的编写从开始到结束,所有参与语文教材编写的人,也都会在文本的道义观上非常在意、非常考究,非常执着。因为,编写者的心中都有着一个不可动摇的意念:语文教育肩负着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的责任。当他们持有如此意念时,便会发现,儿童文学作家应是他们的同仁、同道,儿童文学作品正是十分切合他们心意的文本。

  (二)基本审美能力与优雅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育要与审美教育结合”,无疑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审美教育,应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基本担当。当年蔡元培

  先生主管中国教育时,提出的不仅仅是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还有“世界观教育”和“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在蔡先生看来,是应该贯彻于整个教育的,是基础性的,各科教师都得在他的学科中落实审美教育之理念。他甚至将审美教育提升到宗教的高度——以审美教育来

  弥补宗教意识的缺乏。《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结合”当然是正确的。这种

  强调,也许《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们并未清醒、理性地站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的高度上来认识,却一定是来自“培养优质后代”的朴素理念。

  那么,怎么落实“语文教育要与审美教育结合”的思想呢?

  这便是:在语文教材中大量配置文学作品——以文学作品构成语文教材的最大文本群落。据统计,自民国以来直到《课程标准》问世,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因时代不同,政治态度、意识形态和编选者在个人见解上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在选文上各有各的取向,各有各的配置,各有各的特色,但大多数教材在文章的选择上却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文学作品始终占有很大篇幅,成为语文教材的主体。而到了《课程标准》出台之后,文学作品所占比例进一步上升。中国教育的特殊现实是“教育维度的单一化”——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实际上只有一个维度,这就是:知识教育。而学校是干什么的?学校是培养人的。什么人?完人。完善的人、完美的人、完整的人。若是完人,当不是一个维度——一个维度的人,是单向度人。完人,必定由众多维度构成。其中,肯定应有审美之维度。就这个特殊的现实而言,文学作品的优势配置无疑是合理的。

  文学自出生以来, 就一直具有审美功能——审美功能是它的基本功能。文学凭借一句美丽的诗,一个优美的意象,一个优雅的境界,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于一瞬间,将美注入人的灵魂与血液,从而优化和提升了人性的品质。而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则更是将美、审美视若生命的。美,几乎就是儿童文学的代名词。当我们在形容一个美丽的世界时,常说:这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主体,而全部儿童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童话。

在这,不坑老师有更好的东西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