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在哪里》教学建议|部编教材

语文教案 2019-3-28 655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的生字中,“顽、暗、岸、甚”是前鼻音,“甚、至、失”是翘舌音。认读“消失、藏起来、甚至”等词语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平翘舌音。认读词语“变暗、海岸”时,要区分同音字的不同含义。

  “雾”是形声字,可拓展积累与自然现象有关的同偏旁的字,如“霜、雪、雷”。“梁”原本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所以有“木”也有“氵”。现一般指架在柱子上的长木,如“桥梁、房梁”;也指中间高起的部分,如“鼻梁、山梁”。“躲”和“藏”是近义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暗”和“岸”是同音字,可通过看图理解“海岸”的意思,找反义词理解“暗”的意思。“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具体含义需结合课文语境来理解。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岸、步”都是上下结构,要发现部件比例及穿插规律,抓住关键笔画作少而精的讲解。“论、切、散”是左右结构,可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自己临写。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有针对性地点评指导。“于、久”是独体字,要摆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舒展。

  本课8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主要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这五句话都是雾的自言自语,但是语气有所不同。前三句写雾孩子藏完一处又一处,朗读时,“我”的后面可稍作停顿,语气上扬,突出雾孩子的顽皮和淘气。第四句写雾孩子不知该藏什么了,自己问自己,“现在”的“在”语音稍微拖长,或者略作停顿,读出雾孩子思考问题的语气。第五句是写它突然有了主意,于是便自问自答。朗读时,要紧紧联系前一段雾孩子的自我发问,读出它恍然大悟、高兴的语气。

  二是读好描写雾景的长句子。

  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这句话写出了雾藏起一切的情形。前半句中,4个词语由顿号间隔,朗读时停顿稍短一些,4个词可采用“高—低—高—低”的语调,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甚至”表示更进一步,要读得略重,以突出雾不仅藏起了大的事物,就连小的“行人和小黑猫”也不见了。后半句的“一切、什么”重读,后面略作停顿,以表现所有事物都被浓雾笼罩,世界一片朦胧的景象。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这个长句子由多个短语组成,语义连缀,一气呵成,写出了雾散之后所有事物显现出来的景象。朗读时,要注意连接词“连同”的前面要稍作停顿,后面要连贯,声断意连,以体现云开雾散、万物复现的景象。

  2.理解运用。

  初读课文后,教师可结合课后第二题提出问题: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要求学生先画出雾孩子说的几句话,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它依次藏了哪些事物。可用“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把……藏了起来”的方式说完整。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提取信息时,不要遗漏要点。

  整体把握课文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用“无论……还是……都……”的句式说说课文中描写的雾景。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明白有雾的时候世界一片朦胧、神奇美丽,云开雾散以后,世界又恢复原状。作者的想象如此奇妙,让普通的自然现象变得如此有趣,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创编的兴趣。

  教学本文后,教师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指导学生仿照课后第二题中的句式进行口头表达,进而拓展延伸:“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以下例子供参考:

  雾把树林藏了起来,无论百灵鸟、小松鼠,还是奔跑的梅花鹿,都看不见了。

  雾把学校藏了起来,无论老师、同学,还是巡逻的保安,都看不见了。

  雾把小院藏了起来,无论小花、小草,还是小鸡小鸭,都看不见了。

  还可结合课后第三题,启发学生由课文想开去,发挥想象说话,雾是“魔术师、捣蛋鬼、画家……”

  教学资源

  谢尔古年科夫

  俄罗斯作家谢尔古年科夫,擅长描写人的心理,对自然景致具有很强洞察力,代表作《秋与春——谢尔古年科夫诗意小说》,主要描写在森林里终日与灌木、野草为伴的幸福,为现代社会处在疏离、隔绝和孤独之中的人们,指明了一条充满诗意的救赎之路。文笔清新灵动,又饱含感情。

在这,不坑老师有更好的东西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