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梦》重难点突破|部编教材二年级

语文教案 2019-3-28 750

  一、课文内容解说

  《彩色的梦》是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高洪波写的一首充满智慧和童心的儿童诗,通过彩色铅笔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展现了儿童眼中的缤纷世界。诗歌以儿童的口吻、拟人的手法、明快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诗歌共有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这些“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他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在白纸上跳蹦。这彩色的梦不是“一个”而是“一把”,那会是怎样的梦?留下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兴趣。第二、三小节彩色的梦化身为可爱的精灵,一路跳蹦着,滑过碧绿的草坪、鲜红的野花、湛蓝的天空,最后滑进了葱郁的森林。“脚尖滑过的地方”,一个“滑”字将整首诗串联起来了,“草绿、花红、天蓝”,明艳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彩色的梦又滑到葱郁的森林里,雪松手拉手,小鸟快乐地歌唱,还有那苹果般又大又红的太阳,一个“拉”,一个“留”,一个“结”,拟人化的动词,呈现了一幅充满生机、活跃、热闹的画面。“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想象新奇独特,富有童心童趣,能让学生感受到梦的神奇。第四小节揭示悬念,一大把“彩色的梦”其实是一大把彩色铅笔,“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流动……”排比的句式和拟人的手法,融会贯通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的多重感受,进一步感受体会的神奇美妙。文本灵动的文字和形式,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仿说仿写。

  课文插图采用儿童画风格,充满童真童趣。画面立体,绿、红、蓝、紫……蓝蓝的天空漂浮着洁白柔软的云。一大片绿色的草坪,小溪轻轻地流淌,像一条细长的带子。红色的野花朵朵盛开,黄色的花蕊微微颤动。青翠茂盛的雪松一棵挨着一棵,鸟儿在林间穿梭,不时传来美妙的歌声。红瓦黄墙的小屋,屋顶烟囱上顶着红红的像大苹果一样的太阳。明艳的色彩勾勒出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同时画面充满了动感:雪松手拉手,鸟儿在歌唱,太阳结出来,葡萄在叮咛,溪水在流动……动态感和画面感的互融互滲,符合儿童形象的思维和好动的天性,让他们沉浸在神奇的彩色梦境中,将诗歌语言转化为鲜活的画面。在插图的右边竖着红、黄、蓝三支彩色铅笔,暗示这绚丽美好的画面都是由这三原色调出来的,这一支支彩色铅笔神奇而有魔力,构筑出了一个属于儿童的童话世界。

  二、教学目标

  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盒、聊”等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难点:

  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四、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共计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识字学词;学习诗歌第1节;写“梦、森、苹、灵”4个字。

  第二课时:巩固字词;学习诗歌第2至4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仿写练笔;写“彩、拉、结、般、精”5个字。

  五、教学过程简述

  第一课时:

  (一)从“梦”切入,激情引趣

  (二)初读童诗,多元识字

  (三)再读童诗,读通读顺

  (四)引发思考,激发想象,学习诗歌第1小节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想象画面,呈现梦境,学习诗歌第2至4小节

  (三)梳理诗文,回顾梦境

  (四)延伸课外,仿写梦境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六)升华情感,拓展梦境

  六、重难点的突破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字形较复杂,需要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和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重视识字方法的学习和识字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结合本课9个会认字本身的构字规律进行分类整合,自主识字。通过借助偏旁识字、字理分析、形声字归类、借助图片辅助、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在语境中识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使识字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1)借助偏旁识字

  第一组:铅笔盒 聊天

  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盖、盆、盒”所表示的物品图片,发现这些物品都是用来盛东西、装东西的容器。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皿字底。通过观看“皿”字的演变,发现规律:皿字底的字一般与盛东西的容器有关。最后出示“铅笔盒”,让学生了解盒子是装东西用的,都有盖子。

  “聊天”的“聊”字是耳字旁,聊天的时候耳朵要注意倾听,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借助偏旁识字还能帮助学生了解字义。

  (2)形声字归类识字

  第二组:草坪 精灵 叮咛

  第二组词语中“坪、精、叮、咛”这4个生字都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确。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它们的特点是: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字音。除了关注字形以外 ,还可以借助声旁了解汉字的读音。

  形声字识字法是学生常用的自主识字的方法,易于掌握。建议老师们在这课的识字教学中,要更好地落实识字方法的指导。

  (3)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识字

  第三组:葱郁的森林 小屋的烟囱

  第三组由生字“郁、囱”组成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识记。

  学生对森林是比较熟悉的,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讲解,通过图片,强调“葱郁”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

  认读“烟囱”一词,可出示烟囱的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囱”字的读音是难点,声母是平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强调读准确。

  (4)语境识字

  第四组: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提供语境,有助于帮助低年级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苹果般的太阳”可以通过实物图片对照,让学生明白是指像苹果一样的太阳。这也是打比方的一种表达形式,所以可以用“……般的……”来表示。在字音方面,“结”是个多音字,当表示“植物长出果实”时,“结”读第一声。这个字的读音易错,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分。

  2.写字教学

  “一手好字”成就于良好的写字习惯。要形成这样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年段课程目标成梯度螺旋上升。“一手好字”的总目标为“正确、规范、美观”。二下在兼顾总目标的基础上,侧重“正确”,渗透“规范”。

  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均为合体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写字前先观察: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重点笔画。

  看结构

  首先我们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的结构。其中,“梦、森、苹、灵”4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森”字比较特殊,它也属于品字结构的字。“彩、拉、结、般、精”5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

  看比例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摆放位置的比例。“彩”左宽右窄,“拉、结、精”3个字是左窄右宽,“般”是左右等宽。

  本课上下结构的字比例也有区别,“梦”是上宽下窄,“森”是上窄下宽,“苹、灵”是上小下大。可以分类对比指导书写。

  看关键笔画

  “梦、森、彩、般”这4个字,需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提醒学生关注关键的笔画。“梦”下面的“夕”起笔撇穿插在两个“木”的底部中间。“森”,左下边的“木”捺画变点,写的时候注意三个“木”的穿插,让笔画错落有致。“彩”字左边的“采”捺画变成点,“彡”纵向平行排列,分布均匀,第三撇稍长,穿插到左边部分。“般”要注意右边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学生写字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强调“提笔即练字”,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可以从“学习诗歌,展开想象,感受梦境的神奇美妙”和“仿照诗歌第2、3小节,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两方面入手进行突破。

  (1)学习诗歌,展开想象,感受梦境的神奇美妙

  ①借助插图,引导想象

  学习第2小节,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先让学生找一找当彩色的梦滑过山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让学生感受景物的变化。接着,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通过比较句式、对比朗读,可以发现在文字上多了“大块、大朵、大片”,画面也有所不同,让学生借助插图进一步体会变化范围大、速度快,感受彩色的梦的神奇。

  学习第3小节,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读中想象,看看彩色的梦滑过森林又会带来什么变化?插图中“雪松手拉手”“请小鸟留下歌声”,“小屋的烟囱上还结了一个苹果般的太阳”都是彩色的梦带来的变化。

  一幅幅充满童真稚气,色彩明丽,意境优美的插图,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将诗歌语言转化为鲜活的画面。

  ②角色体验,丰富想象

  在学习第3小节时,可以运用教学导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小鸟、小鸟,你愿意留下来吗?你想留下来吗?为什么? 在已有的文本感知基础上,让学生进入角色,想象自己置身于葱郁的森林,有雪松热情的邀约,有太阳温暖的陪伴……通过交流反馈,梦境中的画面更加丰富了,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品读感悟中充分体会到小鸟想留下来,还想放声高歌的愉悦心情,感受到彩色的梦在白纸上“蹦跳”,带来了这么神奇的变化。

  ③挖掘文本,补白想象

  方法一:抓关键词进行构建想象

  在诗歌中关键词语是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最佳切入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在教学第1小节,引出悬念“彩色的梦会是什么样的”之后,抓住关键词:“一大把”“彩色”“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躺”“聊天”“跳蹦”,引导学生进行构建想象,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通过交流反馈,了解到这彩色的梦颜色多、数量多、形状各异……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彩色的梦,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充分体会到它的自由自在和神奇,令人心生欢喜。

  方法二:揣摩语言进行补白想象

  学习第3小节可抓住“ 拉、留下、结”等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诗句“请小鸟留下歌声”补白想象,想象雪松与小鸟对话的场景,还可以想象小鸟会留下怎样的歌声。通过学生创造性地补白人物语言,角色扮演合作朗读,在学品词、练朗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感受想象的奇特,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美好,从而获得独特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④拓宽思维,启发想象

  读诗歌的第4小节,可启发学生想象,拓宽思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水果香”“季节风”可能画的是什么?“紫葡萄的叮咛”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将抽象无形的“水果香”“季节风”以及“紫葡萄的叮咛”还原成具体有形的事物,自由表达。在互动交流中促进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感情朗读时,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读出紫葡萄随着溪水流动时,一路前行,发出窃窃私语的声音。

  (2)仿照诗歌第2、3小节,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如何从“想象”到“仿说”再过渡到“仿写”,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提供语言支架,拓展延伸

  本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讲究押韵。句式对仗工整且灵活多变,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有效载体。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语言训练点,提供语言支架,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内化吸收,成为很好的语言积累。学习第2小节,通过对比语段,发现句式的构成特点,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加深印象。接着,可以拓展想象画面,请学生说说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哪些变化,并用上表现色彩的词语仿照书中的句式写下来,进一步体会世界的生机勃勃和五彩缤纷。

  ②提供具体语境,迁移运用

  在指导学生仿写第3小节时,我们也可以提供具体的语境,以“在热闹的池塘边”“在盛开的花丛中”“在丰收的果园里”等为抓手,迁移到学生熟悉的场景,指导学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放飞心灵,大胆想象。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儿童对大自然的友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联想。

  当然,仿写也可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进行,可通过提问引导:同学们,你想用彩色铅笔画些什么?试着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再出示句式范例,让学生对照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任务,自由想象,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仿写,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这,不坑老师有更好的东西给你! ¥